自我挑戰~

客家粿粽-A成品01.JPG  

今年原來決心不要包粽子的(剛剛大旅行回來,心還在法國遊蕩),前幾日上菜場買半斤絞肉想炒炸醬(天熱,下個麵就解決一餐了),誰知買了絞肉後瞥見其他攤子上的新鮮粽葉,一斤80元,翠綠的顏色真是奪目!忍不住買了一捆秤重60元(約50張),這下子買了粽葉,不包粽子還不行(噗)。想想乾脆擱下原先計畫的炸醬,把絞肉拿來炒成餡,直接挑戰放在心中很多年的客家粄粽。

粄粽是有名的難包,因為黏手,我剛開始包的頭兩個也是支離破碎,邊包邊罵自己找麻煩,不過後來重新把雙手洗乾淨,徹底搓些沙拉油(不要懷疑,手指和掌心連接處也要搓到),就能避免雙手被糯米團沾到黏呼呼的惱人窘狀。至於包了餡的粉團(其實個人覺得就是客家菜包的原型),一定要在沙拉油裡滾一次,再包進粽葉裡,否則蒸好一打開,全黏在粽葉上,真的會欲哭無淚。

差點忘記,若使用竹製蒸籠來炊煮,記得事先須泡過水,讓竹籠吸飽水分,才不會在蒸煮的過程中產生裂痕,減少使用年限。蒸完之後刷洗乾淨,置於陰涼通風處(陽台上不會直接曝曬於陽光底下的地方最好),確實乾燥了才能收妥。

材料(10顆)
粽葉(竹葉或月桃葉)20~25片 (每個粽子需要2片,但為預防粽葉在包捆過程中裂開,建議多準備幾片)
粽繩20條(草繩或棉繩皆可)
糯米粉600g
砂糖20g
鹽5g
紅蔥頭(去皮後洗淨切碎)30g
蒜仁(去皮後洗淨切碎)20g
蝦米(或蝦皮)10g
乾香菇15g
蘿蔔干50g
粗絞肉200~250g

客家粿粽-B材料.jpg  

調味料
白胡椒粉1小匙
醬油30c.c.
醬油膏50c.c.
米酒10c.c.

做法
1. 把蝦米(或蝦皮)、香菇與蘿蔔干分別以清水浸泡;清洗粽葉、粽繩,剪去葉子的蒂頭。

客家粿粽-C步驟01.jpg    
2. 煮葉:將粽葉與草繩(若準備綿繩則不用煮)以滾水煮沸,取出晾乾(不用全乾)。

客家粿粽-C步驟02.jpg  
3. 把泡發的香菇(去蒂)與蘿蔔乾擠乾,切碎(丁或絲),蝦米(或蝦皮)瀝乾,切碎(吃起來不會刺刺的,香味也比較容易炒出來)。

客家粿粽-C步驟03.JPG  
4. 炒鍋裡放油2大匙,小火爆香紅蔥頭與蒜末(我是直接用自己煸的香料油取代),待飄出香味後放入蝦米(或蝦皮)、蘿蔔丁續炒。

客家粿粽-C步驟04.jpg  
5. 再下香菇炒勻,接著放絞肉炒散,至肉色變白,粒粒分明。

客家粿粽-C步驟05.jpg  
6. 最後加入調味料,拌炒均勻,即為餡料。

客家粿粽-C步驟06.jpg  
7. 取糯米粉50g,加入50c.c.的冷水,拌成團。

客家粿粽-C步驟07.jpg  
8. 燒開半鍋水,把步驟7的粉團,分成幾塊小的,投入沸水中煮到浮起,此為「粄娘」,作用在使之後粉團能拌合得更好。

客家粿粽-C步驟08.jpg  
9. 把剩餘的糯米粉放入大鋼盆中,並放入糖鹽以及步驟8煮軟的小粉團,稍微攪和混合。

客家粿粽-C步驟09.jpg  
10. 分次共加入550c.c.的溫水(剛剛煮小粉團的水放到溫涼便可拿來使用),揉勻成團(怕沾手,可使用橡皮刮刀),再分為10等份(怕沾手,可使用烘焙用的麵糰切板)。

客家粿粽-C步驟10.jpg  
11. (雙手先搓油)把每個粉團稍微壓扁,放餡料於中央,再把週邊的粉皮往中間兜攏使成球狀,做好的生粽滾一下沙拉油,避免外皮沾黏。重覆此步驟至完成10個生粽。

客家粿粽-C步驟11.jpg  
12. 取兩片粽葉,尖端相對,鈍端朝外,折出漏斗狀(後面的葉子應該比前面的葉子略長)。

客家粿粽-C步驟13.jpg  
13. 放入步驟11完成的生粽,折葉,用粽繩綑綁固定(詳細的包粽方式請按此參考)。重覆此步驟至完成10個粽子。

客家粿粽-C步驟14.jpg  
14. 燒開一大鍋水,架好蒸龍,水沸後小心放入粽子,保持中大火,蒸煮30分鐘。

客家粿粽-C步驟15.jpg  

剛蒸好的粄粽很黏,稍微放涼再拆,比較能保持粽型。

客家粿粽-C步驟16.jpg  

今年端午節挑戰客家粿粽(粄粽)大成功,開心!

客家粿粽-C步驟17.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粽子 粿粽 粄粽
    全站熱搜

    維多利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