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齒相對的美味。
每次和朋友聚餐,看到菜單上有「墨魚義麵」或「墨魚燉飯」其實都超想點的,不過常常為了形象問題而作罷,畢竟難得見面,可不想讓朋友對我留下「黑著嘴黑著牙」吃東西的印象啊。
因此我喜歡在家做「墨魚義麵」與「墨魚燉飯」,前者屬於快炒類的義大利麵,一邊燒水煮麵、一邊把蒜頭洋蔥辣椒處理好再用橄欖油爆炒出香氣,等待麵條八分熟撈起,立刻入炒鍋、下墨魚醬翻炒便完。若要加碼,那麼另外準備一些墨魚(花枝或中卷)下去一起炒,一道快速上桌的義大利麵就完成了。
至於燉飯,由於是用爐火將生米煮成熟飯,烹煮過程中隨時要注意鍋裡高湯被米飯吸收的情形,適時添加以保持高湯略漫過米粒的狀態。加上處理食材,至少要抓半小時的烹調時間。不過如果像我們家就兩個人,做個燉飯再加生菜沙拉或燙青菜就能打發一餐,倒也是很方便的餐食選項。
我曾嘗試自製的墨魚醬,平時買花枝或中卷時收集好墨魚囊冷凍,待足量,弄破墨囊,將墨液加白酒熬煮,過濾後即得。自製墨魚醬鮮味很足,但顏色不如市售品濃,加上這兩年搬到山區,採買不如以往住都市方便,也就不再動自製的念頭,直接使用市售的進口墨魚醬。
墨魚燉飯是我熱愛的燉飯口味之一,平時就我和魚桑兩人有較多的機會「墨」齒相對。偶爾夠熟稔的好友上山到訪,才會特意烹煮招待(當然會附上濕紙巾讓客人擦嘴)。
材料(2人份)
燉飯專用米160g
墨魚(花枝/中卷)250g
洋蔥100g
蒜頭15g
雞高湯600c.c.左右
橄欖油適量
調味料
市售墨魚醬2~3小匙
白酒1大匙
鹽巴少許
黑胡椒粉少許
步驟
1. 蒜頭去皮後切片或切末,洋蔥去皮後切丁,中卷或花枝洗淨後切大丁或切圈(若想以一整隻中卷來呈現,則大致洗淨即可)。
2. 炒鍋放1大匙橄欖油,小火爆香洋蔥與蒜頭,續下中卷塊/圈炒熟(如果是一整隻就煎熟),取出中卷備用。
3. 放入生米(不用洗米喔)與適量高湯翻炒,分次下高湯,每次放一點,翻炒後加蓋,保持小火燉煮,待米粒吸收湯汁後再添高湯。大約15分鐘後試米飯熟度,應有七分軟。
4. 加入墨魚醬、白酒以及步驟2炒好的中卷,視米飯乾濕度加少許高湯,拌炒之後加蓋再燉煮3分鐘左右。
5. 以鹽巴與胡椒粉調味,熄火前淋點橄欖油再翻拌一下。
6. 盛盤後,如有煎好的整隻中卷或剩的中卷丁/圈,擺上。可依喜好添加現刨乳酪或辣椒水。
美味一點訣
1. 使用自製清雞湯,則需以適量鹽巴調味,若使用市售罐頭高湯,因已含有鹽份,故調味時幾乎不用放鹽巴,甚至要加入適量清水去降低鹹度。
2. 墨魚或中卷處理乾淨後,無論是整尾煎熟擺在做好的燉飯上,或者切丁使之均勻分布在燉飯中,都能讓人在享用的時候感覺驚喜,前者是視覺上的驚艷,後者是口感上的豐富。
3. 關於燉飯軟硬度的拿捏,據觀察身邊朋友,還真的軟硬皆各有所好,就跟吃麵一樣,有人喜歡麵芯帶點生,號稱「彈牙」的口感,可偏偏有人只愛抿嘴就能夾斷的軟度,因此我覺得追求正統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但落實到烹調時,若能依照飲食者的喜好來調整,使其能真正享受盤中飧,這份心意更加體貼。
4. 同場加映「墨魚義麵」:https://victoriatpe.pixnet.net/blog/post/54509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