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蘿蔔、春蘿蔔都好美味!
儘管台灣一年四季都可輕易買到白蘿蔔,但天冷的季節,白蘿蔔才好吃,夏秋兩季因為氣溫高,那時產的白蘿蔔無論如何處理,總是有個苦韻去不了。把握夏天來臨之前,再醃上幾條白蘿蔔,天熱時拿來下飯,可開胃。
多年前到美濃旅遊,巧逢美濃蘿蔔大產之時,菜場裡許多攤子前堆滿了一座座的白蘿蔔山,小小瘦瘦長長的美濃蘿蔔,一斤十元,要不是旅行在外,真想買一麻袋回台北(按此看專文介紹)。
當時經由民宿主人介紹,我們前往一家「劉媽媽」餐館吃道地客家菜,女老闆正好醃了白玉蘿蔔,請我們嚐嚐,微辣的蘿蔔丁咬在嘴裡嘎吱嘎吱響,皮脆汁多,後來我們買了好幾瓶呢(按此看文)。
這次醃蘿蔔,想起劉媽媽的醃蘿蔔加了辣豆瓣醬,麻油也放了不少,我自己不想下手那麼重,口味上更清爽些。同時,美濃蘿蔔的產季早已過了(每年十一、二月),就用一般白蘿蔔。不過挑蘿蔔的時候,我會選不要太胖太壯的,因為希望切開每一塊蘿蔔丁時都能帶點蘿蔔皮,醃起來才會脆口。
材料(第一次醃或人口少的小家庭,建議先牛刀小試,醃出來的成品滿意了,再來大量製作)
白蘿蔔500g
鹽巴25g左右
砂糖90g左右
白醋3大匙
辣豆瓣醬1.5大匙
香油2~3小匙
做法
1. 用菜瓜布將蘿蔔刷洗乾淨,(不削皮)切成適口大小。
4. 以冷開水洗過鹽醃好的白蘿蔔2~3次,去除多餘鹽份,擠乾蘿蔔丁後放入調好醃汁的玻璃瓶中,密封冷藏。
5. 冷藏半天後取出,加入香油,密封後搖晃瓶身使蘿蔔丁均勻沾覆醃汁,繼續冷藏2~3天,即可食用。
醃漬是延長食材美味的方式之一,但務必要用當令的食材來做醃漬,美味又經濟。醃製的份量我覺得也不要太多,以免吃膩,也減少了品嚐其他食材的機會。
突然想到,若家裡有習慣買醃梅當零嘴,梅子吃完了,剩下的醃汁用來醃蘿蔔也挺好的。之前在菜場買了一大把才五十元的櫻桃蘿蔔,刷乾淨了用鹽巴抓醃一會兒,冷開水洗淨後丟入醃梅汁裡,櫻桃蘿蔔外皮的天然粉紅色素盡釋放於醃汁中,醃好的櫻桃蘿蔔,外皮從深紅色變成粉紅色,而且很脆很好吃,乍看還以為是日本鹹死人不償命的醃梅子,但入口後會很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