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版本。
據說咕咾肉的正統配料是稍早做過的廣東酸果(作法按此),換句話說最早做這道咕咾肉的方法,就是把豬肉炸過後加入廣東酸果拌炒這麼簡單。 至於為何叫咕咾肉,比較常聽到的說法是因為這道菜裡的主要調味是以酸果的滷汁為基底,而通常滷汁可以重複滷製新的酸果,故稱為古滷,諧音咕咾,因而得名。
只要到國外的中菜館,菜單上肯定有一道老外最愛的熱門菜--酸甜肉(sweet & sour pork, 或翻成糖醋肉),想來應該算是咕咾肉的變化版本。印象中多以洋蔥替代蒜頭爆香,青椒(甚至也有黃椒和紅椒)和罐頭鳳梨片當配角。今天要分享的則是單純使用酸果的傳統版本。
3~4人份材料:
豬肉300g(一般多使用小里肌,但魚桑偏好較嫩的梅花肉 -- 上肩部位,所以我家通常都是以梅花肉入菜)、廣東酸果200g、蒜頭10g、太白粉1杯。
調味:
酸果的湯汁半杯(若無,可用白醋、糖與水代替,這陣子家裡如果有買鳳梨,鳳梨流出來的湯汁也可以拿來用)、蕃茄醬2~3大匙、鹽少許、香油適量、太白粉適量。
醃肉:
醬油2小匙、水2小匙、蛋黃1個。
這次要請出小幫手,有人知道這是瞎密嗎?
是的,就是肉槌,要想肉塊軟軟嫩嫩,找它就對了。基本上槌子兩端分別是細目與粗目兩種。
我們用粗目就可以了。(用細目有時敲得太忘我,會把肉搗爛@_@||)
作法:
1. 豬肉切成易入口的大小,條狀或塊狀皆可。使用肉槌將肉打鬆(將近三分鐘的暴力畫面直接省略)。
2. 醃肉:將醃料拌勻後,加入肉塊抓醃,靜置半小時。
3. 將所有調味料調勻備用;蒜頭切末備用。
4. 將肉塊均勻沾裹太白粉,靜置一會兒讓太白粉反潮,完全吸附在醃肉上。
5. 炒鍋裡放1杯油,以中火加熱,油溫拉高後放下肉塊,不急著翻動以免裹粉散落。兩面定型後,先撈出。鍋裡油溫再次拉高後, 把肉重新放回鍋裡炸酥(金黃色),大火逼油後撈出備用。
6. 將炒鍋裡的油倒出,僅剩半大匙左右在鍋裡,以小火爆香蒜末。
7. 倒下步驟3的調味料,中大火煮滾後加入酸果和炸好的肉塊,翻炒的過程肉塊上的太白粉外衣和湯汁融合會出現勾薄欠的效果,因此我不另外勾芡水了,湯汁略略收乾後即可盛盤。
據說咕咾肉的正統配料是稍早做過的廣東酸果(作法按此),換句話說最早做這道咕咾肉的方法,就是把豬肉炸過後加入廣東酸果拌炒這麼簡單。 至於為何叫咕咾肉,比較常聽到的說法是因為這道菜裡的主要調味是以酸果的滷汁為基底,而通常滷汁可以重複滷製新的酸果,故稱為古滷,諧音咕咾,因而得名。
只要到國外的中菜館,菜單上肯定有一道老外最愛的熱門菜--酸甜肉(sweet & sour pork, 或翻成糖醋肉),想來應該算是咕咾肉的變化版本。印象中多以洋蔥替代蒜頭爆香,青椒(甚至也有黃椒和紅椒)和罐頭鳳梨片當配角。今天要分享的則是單純使用酸果的傳統版本。
3~4人份材料:
豬肉300g(一般多使用小里肌,但魚桑偏好較嫩的梅花肉 -- 上肩部位,所以我家通常都是以梅花肉入菜)、廣東酸果200g、蒜頭10g、太白粉1杯。
調味:
酸果的湯汁半杯(若無,可用白醋、糖與水代替,這陣子家裡如果有買鳳梨,鳳梨流出來的湯汁也可以拿來用)、蕃茄醬2~3大匙、鹽少許、香油適量、太白粉適量。
醃肉:
醬油2小匙、水2小匙、蛋黃1個。
這次要請出小幫手,有人知道這是瞎密嗎?
是的,就是肉槌,要想肉塊軟軟嫩嫩,找它就對了。基本上槌子兩端分別是細目與粗目兩種。
我們用粗目就可以了。(用細目有時敲得太忘我,會把肉搗爛@_@||)
作法:
1. 豬肉切成易入口的大小,條狀或塊狀皆可。使用肉槌將肉打鬆(將近三分鐘的暴力畫面直接省略)。
2. 醃肉:將醃料拌勻後,加入肉塊抓醃,靜置半小時。
3. 將所有調味料調勻備用;蒜頭切末備用。
4. 將肉塊均勻沾裹太白粉,靜置一會兒讓太白粉反潮,完全吸附在醃肉上。
5. 炒鍋裡放1杯油,以中火加熱,油溫拉高後放下肉塊,不急著翻動以免裹粉散落。兩面定型後,先撈出。鍋裡油溫再次拉高後, 把肉重新放回鍋裡炸酥(金黃色),大火逼油後撈出備用。
6. 將炒鍋裡的油倒出,僅剩半大匙左右在鍋裡,以小火爆香蒜末。
7. 倒下步驟3的調味料,中大火煮滾後加入酸果和炸好的肉塊,翻炒的過程肉塊上的太白粉外衣和湯汁融合會出現勾薄欠的效果,因此我不另外勾芡水了,湯汁略略收乾後即可盛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