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桑陪我爬到的第十座百岳!
從紐約回來後,魚桑不時輕描淡寫地暗示我:爬山的季節又到了!雖然我不討厭爬大山,但畢竟很累很鐵腿,所以每次都採拖延戰術回應,但這傢伙總是說風就是雨。於是乎,先前爬武陵四秀(按)時遠眺的大霸尖山就成為今年第一座百岳目標。比較特殊的是,此行得先走19公里的大鹿林道東線(據說約等於大直美麗華步行高速公路到基隆的里程數),平均耗費約五個鐘頭才能抵達登山口,且睡袋、睡墊、燃料、爐具、衣物和三天糧食一樣都不能少背。
上禮拜五鬧鐘在四點多叫醒我們,先到樹林接了魚桑的老同學林桑,就急急上北二高駛向竹東,轉竹122縣道前往觀霧。因為早到=早爬=早休息。
09:30 車子停在0.4K的林道入口處,到管理站繳驗事先申請的入園證後,整裝出發!
林道入口前長了不少毛地黃,艷得很。
林道走起來還滿舒服的,但是有好幾處坍方處得加速通過,一些較陰濕的林道兩側也長了不少扎人會痛的咬人貓。
12:40 在某個水源處卸背包、稍事休息。期間不時有小蜜蜂圍繞在身邊嗡嗡嗡,搞得林桑很沒食慾,因為他多年前和魚桑爬畢祿山時曾被虎頭蜂叮的狼狽不堪,心裡留下陰影。
我的午餐是前一天到市場買的東北雞蛋糕,素素的很少油,連吃兩枚再灌水,保證飽(好像廣告詞)!
13:20 午餐時間匆匆過,歇息了半小時,該上背包了,休息太久會發懶,還是趕路吧。林道中有幾處瀑布,很漂亮(魚桑喜歡的景色幾乎都是這種人跡罕至的地方Orz||)。
整條林道上有兩三個這樣的鐵皮屋(圖中這座位在15.2K),不知道有啥用途。
13:49 踢著踢著,17K處的指標標示著登山口有兩個方向,原來其中一條陡直下切到登山口的捷徑,可讓身手矯健的山友少踢近2公里的之字形林道。呃......,我們三人考慮五秒鐘後決定繼續走康莊大道,慢慢踢總會把路踢完。
過了18K,出現了這麼一座公共廁所,太高檔了吧!另外,林道中的不少板凳和告示牌多被松鼠當成磨牙工具,有些甚至啃到連螺絲釘都露出來了,不知道會不會造成養護的困擾?
14:10 走了5.5小時(不含午餐的40分鐘)總算踢完19公里的林道,接下來"只要"走完4.1公里(爬升高度約900公尺)的山路就可以抵達晚上要睡的山屋--九九山莊。
註:木製里程碑後面的小木屋有門牌,原來這裡是舊管制哨,不知現為何用。
前面傳來水聲,吊橋底下便是馬達拉溪(音譯自泰雅族語,紅水之意,因溪水中含有豐富礦物質,水色帶紅),以前爬大小霸的山友可以坐車到這裡再開始爬山,真幸福。走過吊橋,第一天4.1公里爬坡的功課就開始了。4.1K是還好,但剛剛五小時的林道已經把體力耗去大半,現在才要開始爬山,有沒有那麼累啊?!
既然來了,哭也沒用,就走吧!還好這時節山裡滿是花期將盡的玉山杜鵑和台灣杜鵑,累時停下來欣賞拍拍照,慢慢走,總會到的。
18:00 這次睡兩晚的九九山屋以海拔高度2,699公尺得名。除了水源充足,飲用無虞,甚至有盥洗室(簡單的木板隔間,每間都有水桶水瓢),洗手間甚至可沖水,沒有其他山屋廁所常給人的不良印象。且因為有太陽能板,所以山屋內還可提供照明。總之是個六星級的山屋啦!九九山莊有好幾個類似蒙古包似的小山屋(名叫成功堡),提供給人數少的隊伍(不用和陌生山友互相干擾,真好)。
除了蒙古包,九九山莊同時提供通鋪式的山屋,最適合大隊人馬的團體。偷瞧一眼,果然已經有團體在裡面休息了。
因為我們到的時間較晚,成功堡皆有人入住,故林務局的管理人員(山友稱之為莊主)安排我們到最後面的通鋪。第一晚只有我們三個人睡喔,第一次上山不用戴耳塞睡覺,真好。對了,這裡X華電信的手機門號會通喔,記得走到太陽能板附近,收訊較好。說明:無論睡哪種房間,按人頭計,每人每晚收取200元的清潔費,只收現金,會開收據。
這是通鋪裡頭的樣子,當過兵或住過其他山莊的朋友就知道,這種上下層的木板床,擠滿了人時會有多吵,根本睡不好,所以能獨享一間是多麼幸運的事。第三天凌晨醒得早,張開雙眼就能看到玻璃窗外的滿天星斗,想想能在星空下睡覺,好幸福啊。
第2天
05:50 吃完魚桑準備的早餐後,輕裝上山。當天來回,所以背小背包,基本裝備帶著就好,大背包留在山屋。
輕裝爬山真舒服。
雖說春夏之際,沿途生氣盎然,但我覺得這種長年生長的地衣也很可愛。
走入晨霧中的杜鵑花海,如夢似幻。等等,太陽不是老早起床了,怎麼還有霧氣?
看起來天氣不太好哪!今天登頂要能有展望,可能需要運氣啊。詢問迎面過來、比我們早到達的山友,前方果真是霧茫茫。但已經來到這裡了,總是得探一探才甘願啊,繼續往前吧。
10:04 扶著倒木,走過這段小碎石坡,距離大霸就不遠了。
10:10 看到霧裡的大霸尖山,濃霧時遠時近,感覺好奇幻,好不真實!這樣的山形,要如何登頂呢?早年設有鐵梯,的確可以登頂,後來在82年因為考量登山者安全與減緩山體風化現象,已拆除,至今仍禁止攀爬(但還是有少數山友會自備木梯和繩索,強行登頂)。請大家仔細看圖下方中央有一排隱隱約約的鐵欄杆,現在能到這裡,就算爬上大霸尖山了(我的第十座百岳)。
設鐵欄杆的目的顯而易見,稜線上強風陣陣,腳下則是碎石坡,沒遮沒攔的,突然來陣怪風,或者腳一滑,直接山下見了。
根本看不到底,滾下去很難被找到吧!
我家魚桑把握濃霧散開的一兩秒拍照,而很興奮的林桑已經等不及要過去了!我當時的o.s.是:通過霸基時往上看的感覺應該超震撼的!
看起來霧會愈來愈濃,趕緊走去瞧瞧。
爬過石堆,走上稜線,風果然很強!感謝當初架設欄杆的人!(林桑戰鬥力超強,一馬當先。)
原訂計劃是通過鐵欄杆,走過大霸尖山的基座(左),再走過兩山之間的連稜(圖中央的橫線),最後豋上小霸尖山(右)。
說明:大霸尖山(3,492M),台灣百岳中名列三尖之一,有世紀奇峰之稱,亦是泰雅族與賽夏族的聖山。 旁邊則是小霸尖山(3,418M),和大霸尖山一樣,均為硬質砂岩組成,經長年風化,剩下的硬質部分即形成了所見"尖",山友暱稱為大酒桶、小酒桶。
但是我在剛走完鐵欄杆,往前的時候千不該萬不該地往下看了一眼,然後......,雙腳就提不起來了(俗話:腿軟)!
沒有任何扶手或繩索,斜斜的碎石坡深不見底,暴露感很重。加上濃霧,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走這種路啦(哭)!
魚桑看我不支,只好讓我退回欄杆處等著。
發現我們夫妻沒動靜,走過霸基探路林桑也回來了。圖中我畫白線的部份就是碎石路的邊邊,是不是很窄很恐怖?
哎,其實是我自己肉腳,同時間別的山友把登山杖橫壓在腰後方當平衡,踩著輕快的小碎步就通過了,臉上還掛著微笑呢。(看著那位大哥的背影,好想問他:是有這麼輕鬆嗎?)
因為我只有扶著欄杆苦笑的份哪>_
既然決定放棄小霸,退出鐵欄杆,爬過石堆,回到山路上。
10:47 雖然一旁的杜鵑花樹很美,但本姑娘驚魂未甫,無心欣賞。
中午12點,回程的路上在8.8K處叉出去走一小段,順登伊澤山(3,297M),我的第11座百岳。
原本登頂伊澤要能很清楚看到的大小霸都藏在濃霧中,我轉過身繼續懊惱(淚again)。
繼續往下走,此行最後的目標是離九九山莊更近的加利山。沿途上的白杜鵑多,粉杜鵑少,所以給它來張特寫。
14:24 從3050高地叉出去,經過幾個假山頭,順利登上加利山(3,112M),我的第12座百岳(可惜霧中仍無展望)。
傍晚剛回到山莊,外頭馬上下起大雨,真險。
輪值的李莊主(泰雅族人,名喚瓦旦,健談風趣)已貼心為留宿的山友煮上綠豆湯。
趁著天色尚早,我鼓起勇氣跑去盥洗室洗冰水澡,雖然冰水淋下來的霎那夠刺激,不過忍著洗冰水澡是值得的,身心一整個舒暢(因為本人的每月一痛居然來報到了)。
用過晚餐(還是魚桑準備的)、刷過牙,晚上七點,腹部悶悶的我就昏迷過去了。第三天醒來是四點,滿天星斗超美。等魚桑和林桑起床,一起把剩下的食物清一清當早餐。
06:10 打理好背包,下山回家去。(說得輕鬆,走4.1K下山後,還得再踢一次19K的林道才能上車啊!)
後記/雜記:
1. 爬山的時候,天氣好壞影響心情很多。如果第二天的登頂行程是晴朗的好天氣,有沒有可能我會比較有勇氣走過霸基,一訪小霸?
2. 第三天回程的19K林道,健腳林桑和肉腳小夫妻的腿力差距居然有1小時之多,可見平時有練有差啦(林桑平日打羽球、打桌球,一打就是三小時,週末若沒去騎腳踏車,就是去跑操場,另外還不時去跑馬拉松);總之小夫妻的腿力和體力要加強鍛鍊,如果還想繼續爬山的話。
3. 回家當晚洗完澡馬上熱敷腿,果然減輕不少酸痛,真的要把握熱敷消腫的黃金時機,偷懶拖到隔天肯定會掰咖得更厲害。
4. 上山的途中不時看到登山客丟棄(或不小心遺落)的零嘴包裝紙、鋁罐拉環與寶特瓶等等,心裡很納悶,偷偷o.s.:願意忍受勞累與種種不便來親近大山的人怎麼會做出隨意丟垃圾的事?下山時,不經意回頭看到押隊的魚桑默默地彎腰撿起垃圾,心裡有點感動。大家可能覺得就是撿撿垃圾有什麼大不了,可是他背上的背包超過10公斤,每一次的彎腰和起身,多少都是負荷。為了怕他不小心跌倒(這傢伙平衡感不太優),走在他前頭的我決定早他一步撿起山路上的垃圾(本人背包約7公斤)。就這樣我們夫妻撿了一小袋垃圾回台北,分類處理掉。
5. 這次在山上聽到鳥鳴有:白耳畫眉、冠羽畫眉、鷦鷚、高山竹雞、深山鶯、棕面鶯,同時還看到了紅山椒和紅頭山雀的美麗身影;林道中還不時聽到山羌的叫聲(好像狗叫聲喔)。
6. 隨著百岳經驗值的累積,在盤根錯節中估算踏腳點的時間愈來愈短,但仍不可輕心。每次一恍神,就準備要滑跤,永遠都不應該大意。
總結本次三天兩夜的行程:
Day 1 從管理站出發,走19K的大鹿林道(東支線)到登山口,續行4.1K到九九山莊。行走時間8.5小時(含午餐時間半小時與幾次少於五分鐘的小休息;行走里程約23公里;爬升高度約900公尺。
Day 2 從4.1K的九九山莊出發走到11.8K的大霸尖山,未登小霸即折返,回程順登伊澤與佳利。行走時間10小時;行走里程約15公里;爬升高度約800公尺。
Day 3 從4.1K的九九山莊出發走回登山口,再走19K的大鹿林道回到管理處取車。行走時間9小時;行走里程約23公里;爬降高度約900公尺。
為了一探大霸,三天一共走了60公里的路。
維多利亞的百岳記錄--
第一座雪山主峰、第二座雪山東峰,當時回來一口氣寫了三篇:
第一樂章--有點興奮+有點緊張的快板、
第二樂章--如歌的慢板、
第三樂章--心情開始輕鬆的中快板。
第三座桃山(很棒的高山春色);
第四座池有山(冒雨登頂與可怕的迷路);
第五座塔關山(不難爬,可惜登頂霧茫茫);
第六座關山嶺山(同樣不難爬,天氣不好沒展望,只記得當時帶去的登頂獎賞--夏威夷豆,真好吃^_^|||);
第七座品田山:上篇(途經美麗的池有名樹)、下篇(拉繩索登頂像在表演特技)。
第八座合歡東峰與第九座合歡北峰(國民旅遊等級的百岳,但粗心拐了腳,主峰和石門山只好放棄):
本篇為第十座大霸尖山、第十一座伊澤山與第十二座加利山的紀錄。
感謝大家以實際行動支持小廚房~
- May 17 Mon 2010 19:33
[台灣百岳] 世紀奇峰--大霸尖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