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饕客都心知肚明,會讓人魂牽夢縈的料理大部份都是在巷仔內開了三四十年以上的不起眼的店,只是通常這樣的家庭式飯館在包裝上很少著力;所以這類館子只會和家人去嚐。碰到請客的場合,還是會保守地選擇窗明几淨、外加服務費的餐館。這回的用餐就是基於交通方便與上述原因的考量而決定的 -- 位於新光三越A4館的滬園.上海湯包館。
第一道:冰梅蕃茄。
NTD$80。
這道菜帶點酸甜的冰涼口感很有開胃效果;據說是許多官夫人的最愛。炎炎夏日裡,這種涼拌菜最是討喜,回家也要找機會試做一下。
第二道:清炒豆苗。
NTD$180。
很奇怪的上菜順序。冷盤還沒上,熱炒已經到了。菜飯也還沒上,只好空口吃豆苗配茶喝。
或許是之前的工作把我訓練得過了頭,對於上菜順序與速度,都是我評價餐廳時很重要的因素,為什麼?因為要站在客人的用餐習慣來著想啊!如果今天是家庭式的小飯館,食客只在乎菜好不好吃;但食客願意多花錢走進裝潢高檔、價位偏高的餐廳,就是有更高的期望。我覺得店家是有責任把服務水準提昇到一定程度,別忘了你們可是要收服務費的。
第三道:紹興醉雞。
NTD$260。
巴掌大的陶甕裝著濃郁的紹興醉雞。雖然份量稍少,但浸在高湯裡的雞肉入口多汁,和一般冷盤的作法大異其趣。
個人推薦必點。
第四道:菜飯。
NTD$220/鍋。
和隆記的正統上海菜飯完全是兩回事,若能不依正統與否的標準來評論,這鍋飯還是頂美味的 -- 油拌飯裡的磨菇片、培根碎和青江菜絲恰如其份地扮演添色添香的角色,只可惜沒有鍋巴,不然就更完美啦!
第五道:蝦仁絲瓜湯包。
NTD$200/籠。
之前已嚐過一回滬園的上海湯包(即豬肉餡+雞湯),因風味不及鼎泰豐故當時未寫食記。稍後在網路上搜尋看了滿多網友推薦蝦仁絲瓜湯包,才想再給滬園一次機會,畢竟它的招牌可是大大寫上滬園.上海湯包館,沒道理湯包做得不好啊。
於是期待中的蝦仁絲瓜湯包上桌了!定睛一看,湯包綠裡透紅,應該美味可期喔。等不及一手筷子一手湯匙,要先嚐為快。不料挾起湯包的剎那,湯包底破了!所有該進嘴巴裡的鮮美湯汁全留在蒸籠裡。沒了湯汁的湯包雖美中不足,但內餡的清新口感在醋汁與薑絲的提帶下,還是不壞的。
再挾第二粒湯包時,我想剛剛一定是太心急才戳破了湯包,接下來要更巧手巧腳的才不暴殄天物。天知道挾起湯包的那一刻,還是洩了底。囫圇吞棗地吃了第二粒,不信邪地再挾第三粒 -- 天哪!我簡直不敢相信,如果像我這樣能正確使筷的人都會把湯包弄破,那其他人要怎麼挾(果然同桌的親友沒有人挾起完整的湯包)?還是這裡的湯包得用筷子撥到湯匙呢?回想吃了幾回鼎泰豐的我,從未發生這等糗事,怎麼在滬園會有這種經驗?內餡再完美也無法彌補湯包破底的遺憾,我望了望店外的招牌,這真的能叫湯包館嗎?應該,應該不會有下一次了吧。
第六道:糖醋子排。
NTD$240。
因為自己老是做不好排骨類的菜,所以想點一下,看看能怎麼改進自己的廚藝。不過嚐過這裡號稱是嫩排骨的子排,就覺得自己做的排骨其實不算太差。至少不會有子排變老排的口感。
第七道:驢打滾。
NTD$120。
七分飽加上一肚子的不痛快已經讓我想結帳走人,但席間都是長輩,我只好按耐住性子等著甜點。
驢打滾上場了,還會燙口糯米皮透著花生粉的香氣,豆沙內餡甜而不膩,算是佳作。
如果不以湯包館的水準來要求,滬園裡的裝潢和潔淨度,絕對會讓主人不失顏面;只是進了湯包館,卻吃不到夠水準的湯包,實在說不過去。
有網友推薦這裡的東坡肉和煨麵,不過,我想 -- 謝謝,再聯絡了。
滬園.上海湯包館 官網:http://www.huyuan168.com.tw/
台北市復興南路1段39號GF樓 | 02-8772-5168 | |
台北市松高路19號6樓 | 02-2758-5959 | |
台北縣板橋市中山路一段152號13樓 | 02-8952-5399 | |
新竹市中央路233號一樓 | 03-515-5888 | |
台中市中港路二段111號 | 04-2258-5668 | |
嘉義市忠孝路600號5樓 | 05-278-6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