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菜偏鹹偏辣,吃下來是暢汗淋漓而非緩姿優雅,建議拿啤酒或二鍋頭(高梁)來配而非紅酒,最好找聊得來的吃伴而不是剛戀愛的對象(還在矜持形象的階段)。
這次在北京吃了不少回的川館子,其中有款「麻辣香鍋」深得小夫妻喜愛,前前後後吃了三次,太大鍋兩人總是吃不完,還好煮婦從台北出發前就備好乾淨的小塑膠袋,自己打包不麻煩老闆又省錢(北京大小館子打包盒子都要算錢),隔頓配著素燒餅又解決一餐。
「麻辣香鍋」不只有連鎖店,許多小川菜館也供應,我們第一次吃的是位在西單大悅城購物中心裡的「拿渡麻辣香鍋」,這拿渡光在北京就有超過五十家的分店,其他各省就不要說了,反正是所有愛吃麻辣料理的年輕人一定知道的店。走進拿渡店裡,先到琳瑯滿目的櫃檯點菜(秤重),有點像我們平常上加熱滷味攤或鹽酥雞攤子上一樣,把菜點好,服務員把客人點好的菜分別秤重計價,最後裝在一個大鋼鍋送進廚房讓廚師料理。客人先結帳領號碼牌,回座稍等,待廚房料理好,服務員會喊號,自己再去領回。不過拿渡的消費偏高,像下圖這樣一鍋,要價台票五百,後來我們到一般小館子去吃,大約半價就能吃到份量多兩成的「麻辣香鍋」。(拿渡的店家圖片請按此參考)
雖然魚桑每回都吃得滿頭大汗,但覺得麻辣香鍋吃起來真過癮,在北京就說了回台北要自己做做看,當時我沒把他的話認真,畢竟這傢伙從今年三月後就不再提當初自己說好每月兩道的「魚桑下廚」,沒想到回台北後還積極起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麻辣香鍋屬於「乾鍋料理」,意即菜色完成時不帶湯水,裡頭的料可依個人喜好置換,製作重點只要掌握事先將食材汆燙並確實瀝乾,並以多種香料、辣豆瓣醬與麻辣醬料做調味,耐心煸炒,沒有十分也有八分樣了。而且鍋裡食材豐富,不但可當作清冰箱料理,也可以當作懶人料理,看冰箱剩啥料拿出來,做好有肉有菜的一滿鍋,配白飯綽綽有餘。
4人份材料
雞腿肉(帶皮帶骨)500g、大白菜200g、馬鈴薯200~400g、木耳70g、西芹2根約100g、花生米適量(可省)。
調料
A. 特製香油:花椒粒5g、宮保(乾辣椒)5~10g(依嗜辣程度調整)、八角2顆、草果1個、茴香5g、白豆蔻5顆、桂皮1小塊、月桂葉2片、油100m。
(註:也可放一些山奈與丁香。)
B. 郫縣豆瓣2大匙(或其他辣豆瓣醬)、麻辣醬(或使用麻辣火鍋裡的調味包)50g、薑段15g、大蒜30g、青蔥4根約50g、酒2小匙、香菜適量。
做法
1. 處理新鮮的辛香料:蒜頭去皮、薑外皮刷洗乾淨切片、青蔥切段、洋蔥切塊。
2. 洗淨蔬菜、木耳等配料,切成易入口大小。
(嗯,西芹最好撕去老筋啦,不過照慣例,魚桑怎可能願意做這種細工,所以......大家自己看著辦囉~)
大白菜到了魚桑手下,當然也是怎麼豪邁怎麼切^_^||
3. 燒開半鍋水,分批將處理好的菜料汆燙過,瀝乾。
建議汆燙的順序從雜質少的菜料開始,如木耳、大白菜、西芹,接著是馬鈴薯。
(馬鈴薯切片容易熟,先汆燙可去除表面澱粉質,避免燒後翻炒時巴鍋,也能縮短稍後翻炒的時間。)
最後是雞腿肉。
4. 做特製香油:小火加熱100c.c.的油,油熱後(油不要燒到冒煙),放入調料A,讓小火慢慢煸出這些乾燥香料的的味道,注意乾辣椒開始轉黑就煸得差不多了。
忘了說,乾辣椒下鍋前可以剪開,辣度比較夠,如果不太能吃辣的,不要剪開也行。
5. 將特製香油倒出(耐熱容器),鍋裡剩1大匙左右的油就可以了,放入雞腿肉煸到外皮有點酥酥的。
煸好的雞腿肉先取出。
6. 撈去特製香料油裡大部分的乾香料(丟棄),剩下的油再次到回鍋裡,中火加熱。
7. 讓入蒜仁與薑片爆香後,下豆瓣醬與麻辣醬(火鍋底醬料)翻炒。
8. 改大火,再下洋蔥與雞腿肉翻炒。
9. 加入酒與瀝乾的菜料繼續翻炒,務求把菜料表面的水份炒乾,才符合「乾鍋料理」的定義。
由於菜料的水分慢慢揮發,整體的體積會慢慢變小,但還是很大一鍋啦!
10. 起鍋前放入蔥段與花生米拌炒。
11. 盛盤後,放些香菜。(難得魚桑願意配合演出放香菜裝飾的橋段,大家趕快給他鼓掌~)
這一大鍋我們夫妻吃了兩頓才「堪就」,大家注意看喔,吃完了菜料,鍋底剩的就是油、部分香料與豆瓣醬,沒有水分,這樣的「乾鍋料理」才算及格。
麻辣香鍋除了用雞肉當主料,也可以改用牛蛙或蝦仁等等。但使用帶皮的雞腿肉來炒又香又嫩,我覺得效果最好。
這次在北京吃了不少回的川館子,其中有款「麻辣香鍋」深得小夫妻喜愛,前前後後吃了三次,太大鍋兩人總是吃不完,還好煮婦從台北出發前就備好乾淨的小塑膠袋,自己打包不麻煩老闆又省錢(北京大小館子打包盒子都要算錢),隔頓配著素燒餅又解決一餐。
「麻辣香鍋」不只有連鎖店,許多小川菜館也供應,我們第一次吃的是位在西單大悅城購物中心裡的「拿渡麻辣香鍋」,這拿渡光在北京就有超過五十家的分店,其他各省就不要說了,反正是所有愛吃麻辣料理的年輕人一定知道的店。走進拿渡店裡,先到琳瑯滿目的櫃檯點菜(秤重),有點像我們平常上加熱滷味攤或鹽酥雞攤子上一樣,把菜點好,服務員把客人點好的菜分別秤重計價,最後裝在一個大鋼鍋送進廚房讓廚師料理。客人先結帳領號碼牌,回座稍等,待廚房料理好,服務員會喊號,自己再去領回。不過拿渡的消費偏高,像下圖這樣一鍋,要價台票五百,後來我們到一般小館子去吃,大約半價就能吃到份量多兩成的「麻辣香鍋」。(拿渡的店家圖片請按此參考)
雖然魚桑每回都吃得滿頭大汗,但覺得麻辣香鍋吃起來真過癮,在北京就說了回台北要自己做做看,當時我沒把他的話認真,畢竟這傢伙從今年三月後就不再提當初自己說好每月兩道的「魚桑下廚」,沒想到回台北後還積極起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麻辣香鍋屬於「乾鍋料理」,意即菜色完成時不帶湯水,裡頭的料可依個人喜好置換,製作重點只要掌握事先將食材汆燙並確實瀝乾,並以多種香料、辣豆瓣醬與麻辣醬料做調味,耐心煸炒,沒有十分也有八分樣了。而且鍋裡食材豐富,不但可當作清冰箱料理,也可以當作懶人料理,看冰箱剩啥料拿出來,做好有肉有菜的一滿鍋,配白飯綽綽有餘。
4人份材料
雞腿肉(帶皮帶骨)500g、大白菜200g、馬鈴薯200~400g、木耳70g、西芹2根約100g、花生米適量(可省)。
調料
A. 特製香油:花椒粒5g、宮保(乾辣椒)5~10g(依嗜辣程度調整)、八角2顆、草果1個、茴香5g、白豆蔻5顆、桂皮1小塊、月桂葉2片、油100m。
(註:也可放一些山奈與丁香。)
B. 郫縣豆瓣2大匙(或其他辣豆瓣醬)、麻辣醬(或使用麻辣火鍋裡的調味包)50g、薑段15g、大蒜30g、青蔥4根約50g、酒2小匙、香菜適量。
做法
1. 處理新鮮的辛香料:蒜頭去皮、薑外皮刷洗乾淨切片、青蔥切段、洋蔥切塊。
2. 洗淨蔬菜、木耳等配料,切成易入口大小。
(嗯,西芹最好撕去老筋啦,不過照慣例,魚桑怎可能願意做這種細工,所以......大家自己看著辦囉~)
大白菜到了魚桑手下,當然也是怎麼豪邁怎麼切^_^||
3. 燒開半鍋水,分批將處理好的菜料汆燙過,瀝乾。
建議汆燙的順序從雜質少的菜料開始,如木耳、大白菜、西芹,接著是馬鈴薯。
(馬鈴薯切片容易熟,先汆燙可去除表面澱粉質,避免燒後翻炒時巴鍋,也能縮短稍後翻炒的時間。)
最後是雞腿肉。
4. 做特製香油:小火加熱100c.c.的油,油熱後(油不要燒到冒煙),放入調料A,讓小火慢慢煸出這些乾燥香料的的味道,注意乾辣椒開始轉黑就煸得差不多了。
忘了說,乾辣椒下鍋前可以剪開,辣度比較夠,如果不太能吃辣的,不要剪開也行。
5. 將特製香油倒出(耐熱容器),鍋裡剩1大匙左右的油就可以了,放入雞腿肉煸到外皮有點酥酥的。
煸好的雞腿肉先取出。
6. 撈去特製香料油裡大部分的乾香料(丟棄),剩下的油再次到回鍋裡,中火加熱。
7. 讓入蒜仁與薑片爆香後,下豆瓣醬與麻辣醬(火鍋底醬料)翻炒。
8. 改大火,再下洋蔥與雞腿肉翻炒。
9. 加入酒與瀝乾的菜料繼續翻炒,務求把菜料表面的水份炒乾,才符合「乾鍋料理」的定義。
由於菜料的水分慢慢揮發,整體的體積會慢慢變小,但還是很大一鍋啦!
10. 起鍋前放入蔥段與花生米拌炒。
11. 盛盤後,放些香菜。(難得魚桑願意配合演出放香菜裝飾的橋段,大家趕快給他鼓掌~)
這一大鍋我們夫妻吃了兩頓才「堪就」,大家注意看喔,吃完了菜料,鍋底剩的就是油、部分香料與豆瓣醬,沒有水分,這樣的「乾鍋料理」才算及格。
麻辣香鍋除了用雞肉當主料,也可以改用牛蛙或蝦仁等等。但使用帶皮的雞腿肉來炒又香又嫩,我覺得效果最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