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喝了再上~



因為魚桑平時要上班,做早餐、吃早餐的時間有限,所以玩過塞風壺、冰滴壺和法國壓後,我家廚房裡使用率最高的還是這小小的摩卡壺。因為簡單的操作方式和不需要太多耗材與保養,摩卡壺是很多愛喝濃縮咖啡的義大利人家裡的必備傢私。我們夫妻倆喝不了純的濃縮咖啡,總要加上很多鮮奶來黑白配。那麼大家就來看看魚桑是怎麼煮咖啡的吧(平時都是他做咖啡,我準備三明治和削水果)~


魚小姑幫我們從楓葉國帶回來一大包咖啡豆,就拿它來demo好了。




除了大家在咖啡館看到的營業用全自動的義式咖啡機,在愛喝espresso的國度--義大利,幾乎家家都有一隻小小的摩卡壺(Moka Pot),算是廚房備品喔。旋開壺身,一分為二,姑且分別稱之為上壺與下座吧。



打開上壺的蓋子,裡邊的構造就是一根金屬棒棒,這棒棒其實像根水管,中空的,頂端有漏口,就是圖片中藍色圈圈的地方。



把上壺翻過來,底邊有個小洞。



使用的時候把金屬濾片和白色墊片(橡膠圈,相片裡已經變成咖啡色的那一圈)沿著邊邊塞滿,作用是把上壺與下座隔絕起來。



咖啡豆磨成細粉,放進上寬下窄的濾杯。



我們原來都是用上圖那種插電的磨豆機,後來魚桑嫌說這樣會煮出豆子的雜味,又買了這種手動磨豆機。



放進咖啡豆,關上小窗,開始唱:豆豆磨來磨去、豆豆磨來磨去、磨來磨去......。



上寬下窄的濾杯,杯底的孔會讓熱水通過。



咖啡豆磨成細粉,放進濾杯。



下座放水,不超過洩壓閥。
(經驗談:因要避免加熱時間太久造成萃取出來的咖啡液帶焦味兒,我們會先把適量的水燒開,再倒入下座。)



扣上裝了咖啡粉的濾杯,和上壺一起旋緊。



開火,準備加熱。



當下座裡的水燒開、壓力夠大時會把下座裡的水往上推,熱水通過濾杯潤濕了咖啡粉,萃取後的香濃咖啡便沿著上壺底邊的小洞往上送。



聽到開始有嘶嘶聲發出來,緊盯著壺身,
快看,咖啡來啦!



咖啡液表面的泡泡(crema,克林瑪)多寡就是判斷咖啡新鮮與否的重要指標,愈多愈細就是愈新鮮(如第一張圖片)。多年喝下來的心得,剛冒出來的咖啡液較濃稠,非常香醇,後段冒出來的比較稀,雜味多。所以常常冒出一半的時候就離火倒入杯子,後半段就等續杯再湊合喝掉。
 


馬克杯裡倒入七分滿的溫牛奶,再注入新鮮的咖啡液到八九分滿。



這就是魚桑和我平時的晨光序曲 -- 咖啡歐蕾。



週末早晨沒有時間壓力的時候,再打點奶泡鋪上去,才算是完整的拿鐵咖啡。



不知道要上工的早晨,您喜歡喝哪一種咖啡呢?



魚桑一直在肖想這台大氣壓力有15bar的半自動(他說因為全自動的機器沒有手感)的espresso機(
Rancilio--Sylvia HG6455),如果......我是說如果啦,哪天真的買了,再和大家分享它的使用方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維多利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