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的烏金。



2012年底陪伴魚桑大陸來的親戚進行跨年環島之旅,東下西上,北返途中來到嘉義布袋港邊,巧遇曬烏魚子的盛況。



魚子自然是從母烏魚身上取下(公烏魚通常則取魚膘,嗯,就是精囊),切斷的口子會以棉繩束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買到的烏魚子尖尖的那端一定有一小段繩子的緣故,魚子得先去除雜血避免腐敗。



接著鹽醃、壓實,才能送到太陽底下讓日光與海風為烏魚子加分。



當大家忙著給烏魚子翻面,這位阿桑怎麼在一旁曬毛巾啊?



原來做過日光浴的烏魚子要躺在鋪了毛巾的木板上整形,雖是手工整理,精緻度卻不馬虎,務求每片烏魚子看起來都飽滿漂亮。
(地上那簍木塊是為了從兩邊墊高木板,避免木板相疊時直接壓在烏魚子上。)



大約是《舌尖上的中國》介紹到台灣烏魚子「金黃軟糯」、「味道絕佳」的緣故,聽說繼鳳梨酥之後,烏魚子也深受大陸觀光客的喜愛。



拍完照片,同行的大陸親戚要買烏魚子回去嚐嚐,我們也跟著買了小片裝的烏魚子,重一百公克要價220元(下圖圖右,圖左是我公公農曆年前買的)。兩百公克甚至三百公克的大片裝的也有,價格當然就更貴囉。



今年我公公買了來自鹿港的烏魚子,鹿港出品的烏魚子帶著一塊腹肉,因此魚子不會有缺口,也就不需要綁繩,算是很容易辨識的特徵。



市售烏魚子通常以真空包裝,料理方式相當簡單,拆了包裝後直接浸入米酒(或用高粱酒、紹興酒),大約十分鐘再來撕開緊附在魚子上的薄膜,接著直火烤或送烤箱烤到魚子外表略發脹起泡,放涼後再來切片就容易切得整齊。通常搭配蒜苗、白蘿蔔片食用,也有人搭配水梨。



我這次用刮皮刀刨下哈密瓜瓜肉,再包裹蒜苗與烏魚子片,入口顯得香甜多汁而潤,效果挺好,提供給大家參考。



沒吃完的烏魚子拿來做中西合璧的烏魚子炒義大利麵(做法按此),口味很東方,是長輩們都能接受的口味喔。



或者拿來做烏魚子炒飯也很美妙(做法按此)。




arrow
arrow

    維多利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